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94665.html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节选)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蝉鸣声燥,夏日清长。酷热的暑气愈发叫嚣着令人窒息的闷热,烦扰心绪。面对难耐的酷热,古人想出了多种避暑方式,涵盖衣、食、住、行等层面。以香消暑,便是其中之一。
香珠避暑
佩戴悬挂,芳香入鼻
据成书于宋末元初的《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宫廷使用百花及香珠消暑纳凉:
“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厨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芬芳的香气,融入风轮制造的凉风中,清冷芳香,幽幽入鼻,给人从内而外的清凉之感。
清朝时,帝王除了移驾行宫避暑,还有一项特制的消暑神器——避暑香珠。香珠分两种,一种为天然香木制成的香珠,如沉香、檀香等佛珠手串。
清
清代《清稗类钞》云:“香珠,一名香串,以迦楠香琢为圆粒,大率每串十八粒,故又称十八子。贯以采丝,间以珍宝,下有丝穗,夏日佩之以避秽。”
木之森香港黑棋楠沉水级熟结老料沉香手串
另一种香珠则是由各式香药搭配而制成的合香珠。在清宫医案中就留有雍正的“避暑香珠方”:
香薷一两、甘菊二两、*柏五钱、*连五钱、连翘一两、香白芷七钱、透明朱砂末五钱、透明雄*末五钱、白芨末三钱、白檀香一两、花石末一两、川芎末一两,寒水石末一两、梅花片一两,苏合油一钱,水安息一钱、玫瑰花瓣末,一起打成粉,修制而成。
香珠散发的芳香气息,具有提神醒脑、芳香避秽、醒脾清暑的功效。盛夏若不幸中暑,还能嚼香珠作为急救药。
避暑香饮
甘香入馔,香饮一夏
唐代杜宝《大业杂记》记载:“隋仁寿间,筹禅师常在内供养,造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丁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香饮子,是古人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饮品,类似于如今的饮料。宋人朱彧在《萍州可谈》卷一载:“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宋代香饮子颇为流行,宋人多称其为“熟水”或“凉水”,最为著名的当属“沉香熟水”、“紫苏熟水”及“麦门冬熟水”。
南歌子(熟水)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
浓熏沈麝入金瓶。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
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
主人襟韵有余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饮子多以香药制作,具有生津止渴、解暑消夏的作用,更有养生健体的功效。时人多饮“香饮子”解暑养生,增进食欲。
焚香消暑
闻香度夏,境界之品
独坐一隅,焚香一炉,执扇一方,袅袅青烟,氤氲香雾,心境生凉。
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净扫一室,用博山炉爇沉水香,香烟缕缕,直透心窍,最令人精神凝聚”。闻香感受香气游走于四肢百骸的舒畅,心神凝聚一处,暑气便无法侵扰心神,大抵这便是“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宋槐荫消夏图
早在中医的论证中,就有香药之气的作用。如木香专调滞气,丁香专疗寒气,檀香长理上焦气,然而这些都不如沉香的调和理气功效。
沉香纯阳,性温而不燥,行而不泄,乃是"行气”药中的上品,能在炎夏之中稳固元气。
清代汪绂在《医林纂要探源》中谈到沉香,“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沉香补肾固本,祛除燥热湿气,夏季品闻再适合不过。
缥缈清扬,却又绵缓悠长,飘溢出来后逐渐辐射四周,没有过激的香窜味,不会令人久闻烦腻,心中躁动。
以香消暑,借天然的芳香药物,从内而外,由身到心,祛湿热,平心境,在平和而康健的身心中度过炎夏酷热。
木之森香学堂消暑香修课程学员招募中
香修初阶班·课程安排
-
7月24日(周六)
09:00-09:30坐香
09:30-10:30入学香礼
10:30-11:00香的起源
11:00-12:00香文化历史发展脉络
13:30-14:00坐香
14:00-14:30香的概论(了解天然香及生活中的运用)
14:30-15:30品鉴天然香品
15:30-16:30沉香基础知识(全方位了解沉香及产地)
16:30-18:00古法篆香行香及实操演练
-
7月25日(周日)
09:00-09:00坐香
09:30-10:30线香仪轨
10:30-12:00沉香不同产地线香品鉴(20余款)
13:30-14:00坐香
14:00-15:30香事美学雅修
15:30-16:30手作香囊
16:30-18:00结业考核及雅集
-
课程时间
7月24日-25日(2天10节)
课程地点
木之森香学堂
课程价格
元/人/二日课程(限10人)
报名须知丨学员需先提交个人信息资料,以报名成功缴费先后顺序为准,名额有限,报满为止,请添加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