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后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研究应以现代性的传递为重点
TUhjnbcbe - 2020/7/16 16:19:00

后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研究应以现代性的传递为重点


编者按:11月27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艺专系列第十期讲座,这一期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院长。潘院长此次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派与传统主义 以潘天寿为例》。潘院长的父亲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次讲座便是围绕潘天寿先生展开,深入探讨中国美术现代主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主义。 后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研究应以现代性的传递为重点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特别冷,大家能那么冷的天还来听课,谢谢大家!这个题目是曹庆晖老师给我布置的命题讲座,他希望我谈一下这个东西,PPT在刚才还在做比较仓促。这个课题所谓传统派传统主义这样的一个说法是我和我的一些博士生在近十年做的课题当中的一个提法,这个课题研究的是中国二十世纪美术的现代性问题。大家都知道现代性的研究在西方是六七十年代以后人文科学方面的一个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课题,几乎是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重要的人文学者都参与了这个问题的讨论。 现代性问题在西方在欧洲和美国他们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如何进入现代世界,如何进入现代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为什么会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西方的主流社会、他们的这些主流国家如何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现代性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世界上有什么样的示范作用,这是现代性研究的一个内容。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是原发的现代性向继发的现代性国家的一个传递过程,就是因为原发的现代性它的模式,它的要点它在理论方面大量的阐述这个事情西方的学者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他们非常有成就,他们对于欧洲和美国这些先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研究给全世界人类社会的演进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一种模式。 但是现代性这样的一种模式对于后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新东西,因为它们是原发地,他们在文艺复兴以后经过启蒙运动经过了三四百年的严谨过程,但是现代性的模式现代性的理念传入后发达国家基本上是20世纪的事情,或者说是它的重点阶段是20世纪的事情,所以传到后发达国家是比较短暂的一个过程,相对于他们原发的国家而言比较短暂。这里就有一个现代性从原发地传递到继发地的这么一个历史性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认为非常重要。我是主张应该把后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研究重点应该转移到现代性的传递上,重点不用长时间地放在西方现代性模式的研究,因为西方现代性的模式研究西方学者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已经做完了,但是传递没有很好地做。传递必须由后发达国家的学者来做,我们所说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四大主义、所说的传统派和传统主义这些概念都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也是用传递的这样一种理解,尤其是传递过程当中的知识精英的自觉性的关键作用,我们来理解、考察、阐释现代性在全世界的蔓延这件事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研究应以现代性的传递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