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B2C站的冬天盈利模式创新不足成顽疾
TUhjnbcbe - 2020/7/18 12:08:00

B2C站的冬天:盈利模式创新不足成顽疾


兴创投(Morningside)和迪斯尼旗下VC 思伟投资(Steamboat)千万美元级别的B轮融资


对于B2C电子商务站发展而言,作为互联领域的 新兴产业 ,主营奢侈品销售的尚品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融资。而如若当今广为流传的 电商业正经历融资冬天 信息属实,或许尚品只是运气好,赶上了 冬天 来临前的好光景。


但事情总是出人意料,就在 电商业经历融资冬天 之时,上周三(7月27日),尚品又获得了来自成为资本领投,晨新创投和思伟投资跟投的5000万美元。完成了C轮融资的尚品经历着有点暖的 冬天 。


虽然媒体难以用数据证实电商们正在经历的 融资冬天 ,虽然尚品的C轮融资显得与这个 冬天 不太相称,但近来 中国概念股频频遭到猎杀 却是确确实实的。而仅仅是这一确凿消息就足以让业内、资本、舆论,乃至二级市场投资者们联想到 资本退出渠道堵塞 将引发的电商业 融资冬天 。


这一 预见性判断 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绝大部分采访对象的认可,尚品运营总监张天天就向《证券》表示, 长此以往,电商业必将经历一轮洗牌,一批跟风资本、站将成为牺牲品。


不过,作为创投机构,北京福裕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连佳却告诉《证券》, 关键问题还是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缺乏创新上,这与上市与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盈利模式创新不足成顽疾


如果说电商业的 融资冬天 确实存在或者正在逼近,那么曾经疯狂的资本在策略上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这种转变是因 资本退出渠道堵塞 而起,还是由 电商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或 盈利模式创新不足 而起呢?


一份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向人们较为客观的展示了中国电商业的现状,根据报告,2011年二季度电子商务行业交易规模为1.6万亿元,较2010年二季度同比上升47%,较2011年一季度环比上升9.3%。


对此,艾瑞报告分析认为, 2011年二季度清明、五一等假期多,且家用电器、服装等商品市场季节需求增大;电子商务企业加大促销力度、拓宽营销手段,如4月麦考林、淘宝商城店庆先后推出豪车奖品,京东商城、淘宝商城和当当等借店庆、年中庆等活动大范围促销,全面推动订单量大幅增长;2011年二季度内外贸市场回暖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 等是推动电商业交易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应该说,在市场方面,我们没有感受到 寒冷 。正式上线(2010年7月)至今,短短的一年时间中,我们的客户规模便已由当初的一万猛增至今天的两百万。不仅如此,我相信2011年尚品将会实现3亿元的营业额。 尚品运营总监张天天告诉《证券》。


要知道,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的增速是令人吃惊的,即便是这样一个电子商务中的 新兴产业 奢侈品经营,也早已在过去的一年间得到了迅速的扩张。 如今,国内大大小小的奢侈品电商已多达数十家,较为知名的有尚品、优众、佳品等,就连京东商城、淘宝等也已有进*这一领域的计划。 张天天向补充道。


事实上,电商业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光明的也是有风险的,业内人士各持己见的只不过是,这一过程究竟是 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洗牌 还是 泡沫破裂引发行业风险 。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业内人士就向《证券》坦言, 应该说国内现在还没有一家电商能够实现真正盈利,这其中包括很多知名的站。而绝大多数的电商都正在依靠或者期待依靠 融资 上市 再融资 的模式生存发展下去。这显然就是泡沫,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泡沫会不会像十年前那样破裂,自己能不能在泡沫破裂前实现资本积累。


电商业 见招拆招 最重要


中国概念股频频遭猎杀 引发的 资本退出渠道堵塞 猜想似乎已经变成现实,近期包括 迅雷上市路一波三折 在内的一系列坏消息充斥媒体。与上半年十家企业成功在美上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7月份没有一家企业在美上市。


上述不愿具名的电商业内人士向《证券》介绍, 之所以美国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如此牵动中国,特别是牵动中国电商业,源于美国资本长期以来对中国电商的青睐,也就是我们看到的 中国电商获得融资多来自于海外资本的现象 。


但伴随着海外资本投资电商获益案例的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跟风者也涌现出来。在尚品运营总监张天天看来, 越来越多的跟风创业、跟风资本都是造成电商业竞争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看似简单的电商业,如不依托于强大的互联资源;专业的技术团队;成熟的电子商务运营经验,想要发展壮大又谈何容易。


据悉,尚品的今天就是得益于多年的银行信用卡商城奢侈品独家供货渠道资源与行业运营经验,以及全球200多个国际奢侈品牌官方合作背景。


抛开 中国概念股频频遭猎杀 的外在因素,应该说,电商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 资本退出渠道堵塞 的原因之一。美国的互联发展较我国更为成熟,他们预见得到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商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逐利资本,特别是跟风的、短期的逐利资本以及不具备成功条件的跟风创业者也使他们预见到了风险,因此对中国电商,以至于整个中国互联业报以谨慎,甚至拒绝的态度。 张天天向介绍。


从电商业自身角度出发,投资界与业内的观点似乎不谋而合。北京福裕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连佳向《证券》表示, 电商的经营能否盈利才是资本最为关心的,这与上市与否并没有根本关系,因为即便电商成功上市,如没有盈利支撑业绩,限期内无法套现的资本也同样经受着巨大的风险。在电商以规模为王的发展初级阶段,不断的经营模式推陈出新,是降低投资风险,维持资本对电商兴趣的一件法宝。


看来,短期内, 中国概念股频频遭猎杀 引发的 资本退出渠道堵塞 一定会掀起中国电商业的一场变革。正如张天天所述, 一批跟风资本、站将成为牺牲品。 而即便中国概念股未曾遭遇猎杀,这场变革也一定会来,只不过是早或迟。同时,这也是任何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都逃不过的必然。 (来源:证券 作者:于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B2C站的冬天盈利模式创新不足成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