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人物,在其未正式出场时,作者就借他人之手来描述此人的奇才,这人便是邓艾。在《三国演义》第回,夏侯灞反魏投蜀,姜维向他询问魏国有哪些人才,夏侯灞回答有两个人“若是领兵马,是吴、蜀之大患也”,其中一人便是邓艾。
邓艾小时候家里贫穷,还给人放过牛,每次见到有山和水的地形就喜欢指手画脚,说该如何如何派兵布阵,别人听见后就总是笑话他。司马懿听说后,觉得邓艾是个奇才,就要他参军来出谋划策。《世说新语》上有个小故事,说邓艾口吃,每次上奏事情就总是说“艾……艾”,司马懿就和他开玩笑“卿称艾艾,当有几艾”。邓艾也是才思敏捷,当即回答“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这也说明他自视甚高,用“凤”来比喻自己。
司马懿魏景元四年,司马昭大举伐蜀,派征西将军邓艾领三万将士从狄道取甘松、沓中来挫败姜维。当时钟会率军攻打剑阁,剑阁有姜维、廖化等坚守,钟会一直攻不下来。这时邓艾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偷渡阴平,直取成都。钟会听了后当这邓艾的面说:“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候捷音”。邓艾走后钟会却在背后嘲笑他是庸才,认为这不可能成功。可没想到邓艾却穿过天险,直取成都,逼得刘婵仓皇投降。
偷渡阴平如果说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是个军师奇才。那么在刘禅投降后,他的所作所为就说明他是个政治蠢材。其一,擅自册封蜀国投降官员爵位。其二,在绵竹筑台来彰显自己的战功。其三:不仅不将刘禅送往京城,还写信给司马昭,要他册封刘禅为风王。其四,司马昭收到信后,说这要上奏,从长计议,邓艾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奉命出征,怎么能阻碍我”。
这四件事证明了邓艾的政治头脑有多愚蠢,他这样做,只会让人怀疑他有谋反的心思。果然,最后钟会因为嫉妒邓艾的功劳密奏朝廷邓艾想谋反,司马昭让钟会去抓捕邓艾。最后邓艾在押送途中被杀害,他的在洛阳的家人也都被处死。
在司马昭专权期间,邓艾在司马氏消除反对派的斗争中立下大功,从此得到了司马氏的赏识和提拔。在与蜀汉的战争,特别是伐蜀的的战争中,邓艾立下大功,但最终却上演了这么一出震撼人心的悲剧。他虽然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可没有政治头脑,在他人生的巅峰时刻,却以这样的悲惨结局结束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