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男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化妆的
TUhjnbcbe - 2025/4/19 3:44:00

你怎么看待男人化妆?

前段时间#00后男生眼线消费增速是女生的四倍#

冲上热搜榜,引起了热门讨论

男人化妆,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刻板印象中,似乎只有女人才化妆

化了妆的男人,是否有失阳刚之气?

接下来,文遗酱带你看看男性的化妆史

用历史的眼光打破性别偏见

看看男性是如何“斗艳开屏”的

古埃及

公元前的古埃及最流行描边式黑色眼线了,男女老少都爱猫眼妆容。

黑色的眼线不仅是高贵富庶的上等人象征,还被赋予吸引异性的魅力、勇敢的魄力、充沛的精力、权力及地位。

▲黑色的描边式眼线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男子间流行一种孔雀石制成的翠绿色眼影。

不单是男子,绿眼影也是整个社会的潮流妆容。

埃及贵族们并非沉浸虚荣导致过度打扮,他们热衷化妆本质上是受宗教、地理环境、卫生条件所影响,化妆是一种敬神的表现。

▲男子描眼线,被认为能增加男子气概。

春秋战国

▲中国春秋时期·中国已知最早的“美容面脂”

在陕西一处春秋时期的男性贵族墓中出土的化妆盒中,科学家团队对残留物进行检测,发现为牛脂做的美白化妆品。

▲战国时期·便携式男子梳妆套装

战国时期的男子梳妆套装中包含了:铜镜、大木梳、刮刀、脂粉盒、小木梳等一系列化妆品,发现于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土于湖北省九连墩楚墓。

汉朝

男人化妆到了汉朝,则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汉惠帝时期,身边的男侍就要求他“不敷粉不上朝”。

想象你家哥哥弟弟三舅六伯要求你一个初入职场的少年不化妆就别去上班,不然你就是不敬业……

那么,这敷脸的粉又是什么粉呢?

最初,有铅粉和米粉两种,米粉由大米磨制,色白轻薄,可用来敷面,但效果一般,容易浮粉,颜色也卡白。

另一种是铅粉,属于实打实的化妆品了,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是经过化学处理的,和现在的散粉和粉底液有一拼,《天工开物》记载铅粉有毒,长期使用面色会发青。

男人们为了让面容看起来煜煜生辉,通常不用米粉,反而用起有毒且让人肤色暗沉的铅粉,不过爱美的男子不在乎。

另外就是发油啦,都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尤其是古代,长发飘飘的男子不会亏待自己的一头秀发,这时“抹香泽”风靡华夏大地,不但抹上头发乌黑锃亮,还能预防脱发,怪不得古人发量惊人呢!

▲“抹香泽”类似现代的定型发蜡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男人热衷打扮的顶峰,放眼望去个个都是妖精。

除了每天给脸蛋敷粉、头发“抹香泽”外,还有红色的胭脂涂抹嘴唇和充当腮红。

“油头粉面”这个词怎么来的?知道了吧。

当然,弄完头发和面部还没有结束,我们可是魏晋南北朝的男人,不仅外在看起来肌肤要吹弹可破、红白隐隐,身体也要散发出自然的幽香。

▲竹间焚香图·南宋·马远

魏晋南北朝的男子几乎人人熏香,这熏香的材料也得用进口的,国产货贵族男子是看不上的。

都进口些啥呢?比如西域来的安息香、郁金香、甘松……毕竟香味是混合调制出来的嘛。

▲香薰盒

由于这些贵族子弟的熏香耗资十分昂贵,消耗了大量的钱财,国库都受到影响。东汉晚期曹操下令“家内不得香薰”。可见这些男人们都讲究到了什么地步!

▲御座焚香图·雅昌拍卖网

说到曹操,这是位古代“钢铁直男”代表,为何?因为他憎恶男子化妆。

曹操认为男人不应该消耗大量财力精力于爱美这件事上,简直不学无术,应该去把心思放在别的事上。这和现代主张“阳刚之气”的男人们颇有相似之处。

▲曹操画像

不过曹操的禁令最终是失败的,禁令也禁不住满城男子的爱美之心。不仅如此,他的儿子、女婿(女婿兼养子)、孙子皆与老爹背道而驰,都是极为爱美之人,化妆品从不离手。

我们来看看曹操的子嗣:

曹植(曹操的儿子):一日远方客人来访,曹植正洗澡,但作为一个讲究的美男子,不化妆是不能见人的,于是曹植进行了熏香、更衣、敷粉、抹香泽等等,让客人在门厅足足等了仨小时!!敢情现在化妆去约会的女子也甘拜下风吧!?!

曹丕(曹操的次子):“帝将乘马,马恶衣香,惊啮文帝膝……”。曹丕熏香过多,马都受不了,咬了他一口。

何晏(曹操的养子):“粉白不去手,行步孤影”这是《魏书》里对何晏的描述。啥意思呢?过几分钟就拿起粉扑进行补妆,走几步路就停顿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美丽的身姿。

曹睿(曹操的长孙·魏明帝):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曹睿不仅化妆要化全妆,还有女装大佬的潜质。

此外,魏晋南北朝作为男性追求颜值的巅峰朝代,除了外部美容、粉黛、香薰做到位,内调也是一方面。

男人们为了能彻底改变暗沉肤色,甚至长期服用“五石散”(白石英等材料制成,主要是治疗伤寒的),达到美白效果。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复原魏晋男子打扮)

唐朝

“隋唐时期,男人为妇人之饰。”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最发达的朝代,思想较之其他朝代也开放的多,唐朝也不管你打扮成什么样,只要你开心,穿妇女的衣服上街也没人侧目。

皇帝呢,也会给有功给力的官员、将军勋赏全套化妆品+护肤品,逢年过节也会在宴会中赏赐给这些男官员们口红、面脂、护肤霜等等。

也不存在直男嫌弃,这可都是皇上亲赐的好东西呢!!

///

▲“标准的中国古代美男子”

港媒评唐僧扮演者徐少华

宋朝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写到:“宋代每遇大典、佳节、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头上开。”

在宋朝,男子在鬓角和发髻上戴花,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一种礼仪制度。

可见,中国人对中国男人“细皮嫩肉”的审美并非舶来品。

古代“爱美”的男子皇宫贵族居多,男子化妆一方面是身份、财富、地位的象征;

一方面是出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时尚和潮流的跟风;还有就是被迫化妆,大家都化妆你也得画,不化妆属于不尊重人。

现如今,男子化妆并不被逼迫,反而成为男人自己的选择与追求,化妆不化妆与否,都不应受到批判和质疑,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啦~~

插图

排版

图文编辑:胡可丝

天下文遗

带您拾遗天下文化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男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化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