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到了这一日,就相当于过去的一年都远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去天庭做工作报告,因为传说灶王爷是天庭安排在每家每户的居家神仙,一年到头都在家里监察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中国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所以旧时的人家对于灶王爷是很虔诚的。送灶王爷是人们对于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祭灶是要设立神主,酒食做祭品。各地民间辞灶习俗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燃香、供果菜、酒食,还有纸钱或元宝等,首先把供果和酒菜摆在上,在灶神上天之前要请他吃上一顿,供奉好以后,把香点上再把灶君的画像从墙上请下来,与事先准备好的纸钱一起,拿到院外烧了,同时燃放鞭炮。意思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快快走,等他回宫降吉祥。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中国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旧时由此而来。旧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设置灶神的神龛,但是现在我们注重家居环境的美观,很少有人在家中设置灶王爷神龛,而送灶神这些民俗也被人们慢慢遗忘了。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祈求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宋代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一首。对当时的祭灶场景有着生动的描写。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文章末尾奉上:灶神宝诰:志心皈命礼
位证东厨。司命灶君。妙供喉舌。经理庖厨。录人间功过之因。依期上奏。体天地之化。覆佑下民。驱不正之鬼神。扫尘中之疵疠。一家吉庆。合宅昌荣。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雍雍瑞相。赫赫灵祇。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九天司命。太乙元皇定福消愆奏善天尊。
诸位别忘记了今天有条件的送下灶君,没条件的心中默读下灶神宝诰,新的一年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