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播剧《虎妈猫爸》看教育 微微健康 发布: 10:21:00 | : 咖喱辣椒 | 查看: 次 摘要: 最近大家都在聊电视剧《虎妈猫爸》,除了剧情精彩吸引人之外,剧中探讨的教育问题,正是时下家长们最纠结和头疼的。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虎妈猫爸》这部剧来看孩子的教育问题。 最近大家都在聊电视剧《虎妈猫爸》,除了剧情精彩吸引人之外,剧中探讨的教育问题,正是时下家长们最纠结和头疼的。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虎妈猫爸》这部剧来看孩子的教育问题。《虎妈猫爸》中, 虎妈 毕胜男咬牙买下每平方米9万元的学区房,可是一年之后,学校的报名条件变成了要求入户时间超过两年。 虎妈 考虑了一夜,最后还是决定让女儿再等一年入学。对照杭州,最贵学区房每平方米单价也已高达6万元,公办小学零择校之后,入学资格也有了 一表生 、 二表生 的划分,当 一表生 人数超过公办小学招生计划数时,入户年限成为入学门槛,去年,就有一所热门小学要求入户时间超3年。 猫爸 不想女儿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就 没有童年,没有快乐,甚至没有尊严 ,而 狮子姥爷 毕大千不这么认为: 只要能考上好大学,你说的这些早晚都能补回来。 因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是他的教育信条。考上好大学后真的都能补回来吗?是考上好大学这个结果重要,还是童年、快乐、尊严这些过程更重要?《虎妈猫爸》中,各种教育观念密集发射,姥爷的应试教育,爷爷的传统文化教育,奶奶的富养理论,姑姑推崇的国外教育 而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却越发让人迷茫。也许,教育的很多问题都是无解的,是哪怕在成年之后依然纠结的价值判断。面对应试,是让孩子去适应还是帮他们逃离?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同样的纠结。从小学到大学,只要名校还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纠结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研究员万维钢写过的一篇题为《为什么高中之后我们会不一样》的社会学文章。文中提到,两名美国经济学家对近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10年到20年的收入情况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非常出人意料:这其中有 519名学生是同时被名校和普通大学录取,他们后来的收入是一样的 不管他们当初是选择了名校还是普通大学。两名经济学家得出结论:对聪明的学生来说,上不上名校并不重要,走这条路能成功,走别的路也能成功,在社会与市场的综合作用力下,一次没被选中也无所谓。但他们也发现,这个结论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并不适用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上名校对其个人影响巨大,而这与个人的社交能力、找工作时来自家庭的直接帮助、综合素质、想象力等因素有关。 有条件的家庭根本不会让孩子一门心思考试,他们会想办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孩子今后会有更多机会。 万维钢还例举了2014年的一项最新研究:以基尼系数为标准,收入分配越平均的国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强调想象力,教育手法越宽松。反之,家长越强调努力拼搏,教育风格也更独断。每个人的教育观念都带有自我生活的痕迹,也有自我的局限性。希望孩子的未来不依靠名校的光环,希望孩子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这是许多人的梦想,而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良好环境,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幸好,每一个人都至少要经历两次完整的成长:第一次是自己,第二次是伴随孩子,允许我们在时间上试错、纠偏,几代人不断地努力。由此反观《虎妈猫爸》,是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身为父母的人们来说,看《虎妈猫爸》不仅是在欣赏电视剧,更是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好时候,在教育面前,家长是第一重要的角色,大家要努力了。相关文章阅读推荐:《辣妈正传》里的孕产知识可信吗
作者: 高春利,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和君创业营销咨询资深咨询师兼合伙人,电子邮件:bjarrower@
关键词 统计学 发展趋势 统计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