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蚊虫就开始出动了,经常出去游玩被叮得满身是包,今天在线中之医就来教教大家自制中药驱蚊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花囊、荷包,是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戴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民间艺品。
蚊子有很强的嗅觉能力,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中药香囊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中药香囊驱蚊的原理很简单,它通过中药所散发出的气味来让蚊子“敬而远之”。
中药香囊想要真正发挥驱蚊功效,配方和比例极其关键,而且小孩和大人的配方有区别,还有小孩剂量少,大人需要增加剂量才有效。
中药驱蚊香囊配方
小儿驱蚊配方: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5克。
方义: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能和中固表,驱除蚊虫。
成人驱蚊配方:金银花、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8克。
方义: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金银花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能和中固表、清热解毒,驱除蚊虫。
中药香囊虽好,但孕妇忌用,对本方中药过敏者禁用。另外,中药香囊的香气一般维持一个月,一旦香味没有了,驱蚊效果就消失了,此时需要换新的香囊。
香囊不但有驱蚊虫的作用,实际上香囊也是中医佩香疗法的一种,是将芳香药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挂身上,借药味挥发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国的运用源远流长。周朝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防病习俗。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具有祛秽保健作用的香囊,说明汉朝人已经擅长使用香囊防病。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伤寒方上》中各种辟瘟药方所选的药物均以芳香药为主,并且许多药方是采用佩戴香囊的方式使用的。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中就记载了太乙流金方、虎头杀*方等多个中药香囊辟瘟处方,方法是将药物打成散,装香囊中悬挂,以起到辟秽作用。除了治疗疾病,香囊在古代还可用作饰物、美容、清新气味,青年男女常用互送香囊的方式寄托情谊。
中药学理论认为,芳香味能散、能行、能开,具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效应。比如,具有芳香味的藿香能化湿,薄荷能辟秽,麝香能开窍,佩兰能醒脾等,治湿阻中焦、神昏窍闭、湿浊困脾等常分别选用。芳香类中药制成香囊内容物,经口鼻吸入,可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芳香类中药含有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多项研究显示,芳香类中药对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有预防作用。
预防感冒功效的香囊配方小儿预防感冒配方:艾叶、紫苏、桂枝、藿香、佩兰、冰片各3克。
方义:艾叶、紫苏、桂枝辛温能解表散寒,藿香、佩兰辛平芳香能祛暑化湿,冰片辛凉,能通诸窍、散郁火。诸药合用能固表扶正。
成人预防感冒配方:苍术、辛夷、川芎、白芷、藿香、荆芥各8克。
方义:苍术燥湿、辛夷散寒通窍,川芎、白芷行气止痛,藿香祛暑化湿,荆芥祛风散寒,能驱除夏季暑湿之感冒,防治鼻炎鼻塞。
防疫囊。取艾叶、藿香、薄荷、佩兰、白芷、木香、苍术,将以上诸药洁净、干燥、粉碎(注意不要太细),分别等量装入香囊内胆中约20克左右,佩戴身旁,每日嗅吸至少3次,可用于疫情期间日常防护。气味消失后更换中药内容物。
辟瘟囊。取羌活、大*、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将以上诸药洁净、干燥、粉碎(注意不要做成太细的粉末),分别等量装入香囊内胆中约20克左右,佩戴身旁,每日嗅吸至少3次。该囊出自清代名医吴尚先《理瀹(yuè)骈文》。其中羌活、柴胡主表主升;吴茱萸、大*主降;苍术、细辛主里又主表。六味药物配合,可通调六经,使气机调畅,邪不内生,湿、寒、热、瘀可散,能针对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湿、热、毒、瘀、虚”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尚未感受邪气的易感人群。
辛香开窍囊。取苏合香、冰片、石菖蒲、薄荷、辛夷(或者玉兰花的花瓣),制作用法与上类似。此囊有开窍醒神、辟秽浊的作用,适用于神昏、头晕耳鸣、鼻塞不通的人群。
清香安神囊。取合欢花、干柠檬、远志、金盏菊、百合花,制作用法与上类似。此囊能清心除烦、安神助眠,平时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情志忧郁的人适用。
芳香美颜囊。取桃花、红花、玫瑰花、百合花、白芷、甘松。制作用法与上类似。此囊有养颜美容、润肤祛斑功效,面部色斑、皮肤粗燥暗沉的人群可用。
需要提醒,香囊适用于大部分人佩戴,但有以下情况者不宜使用:安神醒脑的香囊不适合睡眠不好者用;有活血化瘀药物的香囊不适合妇女月经期、孕期用;有过敏体质者不建议用香囊;口干舌燥、津液不足者不建议用。
一般情况下,香囊放在身上、车内、办公室或家庭居室内都可以。此外,香囊中的药物重在辨证配伍,而不在价格高低,不必追捧价格高昂。另外,香囊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应用,生病后还是要配合内、外用药等主要治疗方法,同时注意保健和锻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