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跟院士学配伍丨通络药物方解之ldquo
TUhjnbcbe - 2021/2/7 19:17:00

配伍-君臣佐使配伍

释义搭配得当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内容
  ⑴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它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⑵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⑶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⑷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吴以岭院士的“君臣佐使”——参松养心胶囊组方: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连、南五味子、龙骨。

君:

人参,补气生津安神。人参能大补元气,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如《本经》曰:“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魄,止惊悸”,用以补益心气之亏虚,使心气旺而运血有力,心气盛而自能生血

臣:麦冬,养阴清心除烦,“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本草汇言》),辅助人参共奏益气养阴复脉之功。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取“补其水则火自降,温其水则火自安”之理,补肾而使之上交于心,则水火交济,心肾相交。同时,山茱萸能收敛元气,防止心气之耗散,且“兼具条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养血安神。丹参入手少阴、厥阴二经,为心与包络血分药,既可入心包络破瘀,而“泻心火之妄,去瘀生新,调经脉之缓急”(《医林纂要·药性》),亦可养心安神,如严洁在《得配本草》中指出:“心血不足以养神,神不安而虚火动者,丹参补之。”以上三味,皆用为臣药,辅助人参共达益气养阴、滋养肝肾、祛瘀清心、收敛心气之功。佐药:炒酸枣仁,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并可“滋养营气,敛心胆之气”(《得配本草》)。桑寄生既可补肝肾,又“能补胸中大气”(《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用之补益宗气,以行呼吸,贯心脉。二药共同辅佐人参、麦冬达益气养阴之功。赤芍,凉血散血,行瘀止痛,“善行血中之滞也,故有瘀血留著作痛者宜之”(《本经适源》)。土鳖虫,逐瘀通络,“籍虫蚁血中搜逐”。甘松,理气止痛,善通经络,“善兴奋心脏使不至于麻痹,而其馨香透窍之力,亦自能开痹通瘀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同赤芍、土鳖虫共助丹参奏活血通络之效。*连,清泄心火,《注解伤寒论》中曰:“苦入心,寒除热,大*、*连之苦,以导泻心下之虚热。”对心肾不交,心火独亢者可直折上炎之火,以助麦冬达清心除烦安神之功。五味子敛气生津,既助山茱萸以保固元气,又与人参、麦冬组成生脉散之意,而达益气生津,敛阴复脉,宁心安神之功。龙骨,入心肝二经,镇心安神,收涩固脱,可收敛上溢之热,加强*连清心安神之功;配伍生脉散,以益气阴敛汗固脱。酸枣仁: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桑寄生:补肝肾,又“能补胸中大气”。土鳖虫:逐瘀通络,“籍虫蚁血中搜逐”。甘松:理气止痛,善通经络。赤芍:凉血散血,行瘀止痛。*连:清泄心火五味子:敛气生津龙骨:入心肝二经,镇心安神,收涩固脱

参松养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以“温清通补”为治则,遣方用药汲取金元名医张元素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和近代名医张锡纯定心汤的经验。方中“温阳、补益”与“清火、通络”有机配伍。一升一降,一补一通,使心之气血充沛、阴平阳秘,脉络通利,恢复心脏正常的心率、心律及心力。既有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清火药,又有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温热药,避免了其他中药单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率缓慢和传导阻滞的弊端,体现“调”治心律失常的治疗思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院士学配伍丨通络药物方解之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