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解答“以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脱口而出,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显然,这个问题,以岭曾深度思考,并用26年的实践行动,上升到信念,成为企业的核心基因。
十月末,石家庄。就以岭创业史、科技创新、大品种研发、中药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等话题,记者与吴相君进行了对话。
对于企业的过去和未来,吴相君思路清晰:“以岭过去26年的发展,是高速度发展,新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向高质量转型。”对于企业的战略选择,他强调“一步一个脚印,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
五位一体累结硕果
“以岭药业的发展,都是董事长高瞻远瞩决定的!”谈及从年吴以岭院士创办以岭药业,到现在有将近26年的发展历程。吴相君语气中充满感情。
作为中药标杆企业,以岭广受行业推崇: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大品种;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中药循证医学研究、中药国际化的砥砺奋进;“做学问做到院士,做企业做到上市”的故事;医、药、健、养的产业布局等…都被业界津津乐道。甚至成为众多企业比学追赶的榜样。
但以岭的经验可资借鉴,模式却不可复制。
吴相君对以岭药业26年发展历程,向记者做了简明的回顾。也展现着以岭的不改初心。
从年到年,以岭药业的“一五”期间,起步于“医”。医院现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家社医院。
-年“二五”期间,以岭药业“从医到药”进*。自主研发的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呼吸系统等系列专利新药,如今获得了五项国家科技大奖。
-年第三个五年,以岭药业产业与学术并举。特别是“络病理论”大放异彩。早在年,吴以岭院士主编的《络病学》成为了众多院校教材。“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丰硕。围绕络病理论研究的专家队伍达到了数万人。
据吴相君介绍:每年一届的国际络病学大会,成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领域院士、专家围绕络病学研究沟通交流的平台,围绕络病理论和通络药物研究发表论文达十几万篇。
这种医学理论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显然是以岭药业的创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年,第四个五年,以岭药业,则开启从“立足国内,接轨国际”的发展历程。
显然,这条路艰难、漫长,但却承载着中医药的荣光。非兼具实力、胸襟和胆魄者,不能肩负这一重任。
以岭药业使命必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专利中药先后出口全球多个国家,国际制药车间通过了美国FDA、欧盟等国际认证,连花清瘟胶囊在美国FDA开展二期临床研究。
更为重要的是,10月28日晚间,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国际制药向FDA申报的“非洛地平缓释片”新药已获得批准。该产品成为以岭药业第三个获得FDA批准的化药品种。
在过去的五年,以岭药业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医、药、健、养、游”综合性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是以岭药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发展越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也可能反倒变得模糊。据说,在一次总办会上,腾讯公司马化腾让十六个高管写下他认为的“腾讯核心能力”,一共收集到了二十一个答案。
对以岭药业的核心竞争力,吴相君早已深思熟虑、答案直接简练。“以岭药业整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创新贯穿了以岭药业26年的发展历程。创新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以岭必须一直传承!”
创业之初,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的吴以岭,并没有创办糖尿病专科或者其比较擅长的心血管病专科,而是从肌萎缩这个专科去切入。
这种基于市场空白点的创新,也许开始就融入到以岭药业的基因当中。
络病理论创新,无疑是最大的创新。使以岭药业的产品,高高立于金字塔尖。
而药物研发方面的创新,更是有目共睹。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津力达颗粒等。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临床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丰收,近日5个专利产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有利地促进了以岭长远发展。
最终形成的就是“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独特运营模式,成为行业内“看得懂,学不会”的创新特色。
药品制胜,关键在于产品疗效
对于中药产品推广,吴相君认为应该回归到药物本质。“好的产品它自己就会说话,好的产品它自己会代言。”
随着中国医改持续推进,以及整个市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药更需要奋发图强。
他认为,一个药品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这个产品本身的疗效。如果一个有疗效的产品,口碑就会传播。
采访过程中,吴相君两次重复那句“金杯奖杯不如人的口碑“。产品有没有特点,有没有疗效,能不能解决临床疾病治疗的痛点,决定了专家是不是认可。
对于中药品种如何做大做强。吴相君也建议同行——
“把我们的专注点、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