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汉字“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有人说这是吃粽子的节日,也有人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屈原,还得赛龙舟、挂五彩、插艾草、饮雄*...旧岁端午,家家热闹,岁岁安康。
赛龙舟
传说在两千年前的仲夏端午夜,古人望见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神龙飞天的日子。于是人们赛龙舟、唱彩戏,用最热烈的方式,纪念龙德显扬的这一天。儿时端午,赛龙舟可是全村人最大的盛事,这一天,先要请龙、祭神。龙舟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再安上龙头、龙尾。用大人的话说:“图个吉利”。在孩子心里,快乐是顶了天的大事。在大人眼里,快乐就是最大的安康。
挂艾草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包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传下来,已是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之一。虽然偶尔街边也会飘来些许粽香,美味是美味,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种天涯过客的心酸。异乡人,今年端午你可归故里?
戴香包
香包的名称,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叫香囊,有的叫香袋,有的叫荷包。泌阳叫香布袋儿。香包做成各种各样寓含吉祥意义的形状其实是用中草药苍术、白芷、山柰、菖蒲、川芎、芩草、甘松等配制的,佩戴在胸前,中草药的香味不时散发阵阵药香,香气袭人,对流感、白喉、水痘等幼儿常见传染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疫情尚未消散,
经历了这样一场特殊的生活体验,
面对真切的生命旨意,
安徽担保与您共同祈愿山河无恙,
在此也愿大家端午安康!
来源:协会秘书处
图片视频制作:邵旻、肖婷玉
编辑:肖婷玉、何怡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