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上方“龙腾古玩城”一键
香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这种海外来物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从古至今,无论遇到何种情境,只要在香熏里把它点燃,自然就能保持面部表情松弛,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
芳香之始
真正的香料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正如范晔在为《和香方》所写的短序中说的:“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宋书·范晔传附孔熙先传》),所以宋代以前,除了朝贡以外,香料来源比较有限,香料种类也较少,除了祭祀和宗教用香外,香的使用并不广泛,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
宋明以来,在朝贡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极大地扩大,各种香料通过海上之舟大量运入中国,民间各种修合之香也颇为盛行,香在人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熏燃之香
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香的妙用,通过熏燃香料来驱逐异味。石崇家的厕所因为焚香曾经声名显着,成为一时笑谈。在石崇以前熏香多出现于宫中。那时香大多产于西域诸国,西域离中原路途遥远,同时中原的海外贸易还没有发展起来,宫中仅有的香料都是通过西域诸国的朝贡得来的,熏香也最早成为宫中的习俗,大多用来熏炙衣被。
汉代用香熏烤衣被是宫中的定制,并且有专门用来用香熏烤衣被的曝衣楼,衣服熏过,香氲还在,穿在身上,生活很有质量。可是,衣服熏到最后又异化了,有诗为证:西风太液月如钩,不住添香摺翠裘。烧尽两行红蜡烛,一宵人在曝衣楼。显然,衣服熏得很香,香随人行,可是已经无助于改善生活了,那曝衣楼也只是令人低回不已的伤心之地。
唐宋贵族的时候也是很讲究的,即使不是贵族也要用香。那时候衣物还有熏香,宋代士大夫,尤其是青年*人,贵公子,出去打猎,衣服不仅要熏,而且要异国明香。
如果是富贵人家,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睡觉的时候,在床里燃香。《花间集》里就提到做成各种小动物样的香炉,日常要烧,晚上还要在床里放。那时候富贵生活的那种奢侈和精致,确实难以想象。随着香料贸易的发达,中国人慢慢掌握了各种香料,到宋代士大夫赏香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