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天的周末,你打算吃什么?这篇绝对是秀色可餐~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具风雅的吃法应该是以花草制作的点心了。最近春花开的秾艳,后面要开始写物候的花草了。
文人雅士、名媛淑女们认为"食花如花,花容体香",时令花卉有灵有气,有养生美容的功效,正是所谓"花中自有不老方"。花卉饮食在嗅觉与味觉上,给人们带来了一般食物无法比拟的享受。
从嗅觉上言,香花本身就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健胃、镇痛、解表、抗菌等。味觉上,花卉绿、野、鲜、生的自然营养元素融于一体,清香芬芳,美味绵绵。
早在先秦时期,香花、香草因其气味芳香而受到先民们的注意,从而被广泛用于食物的制作,起到调味增香的作用。
餐食兰花、菊花的情况常见于诗人笔端。屈原《楚辞》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直接以菊花为食,“播江离与滋菊兮,原春日以为粮芳”,把菊花与粮食掺在一起做成干粮食用。
花馔最受僧、道、隐士、山民以及文人学士的喜爱,是一种重要的素食,原料易得易做,同时又象征高洁雅趣。
宋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林洪的《山家清供》是集餐梅大成的南宋食谱,罗列了各式与梅花有关的食谱,有梅粥、汤绽梅、蜜渍梅花、不寒齑、素醒酒冰等,不仅花样多也饶富情趣。
梅粥/扫落梅英,净洗,用雪水煮白粥,候粥熟同煮。
梅花与雪是冬天的一对清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者合而同煮粥,洁白清香兼而有之,粥的味道自不待言。
清人曹庭栋《粥谱》中载,梅花粥有“解热毒”、“治诸疮”的功效。在不生长梅花的北方,可用杏花煮粥,其养生功效,与梅花粥相似。
古人焚烧的香多为合香,在制作合香时常使用香花,明《香乘》记载的一则“梅萼衣香”中加入了含蕊未开的梅花。
丁香二钱,零陵香一钱,檀香一钱,舶上茴香五分(微炒),木香五分,甘松一钱半,白芷一钱半,脑、麝各少许,右同剉,候梅花盛开时,晴明无风雨,于*昏前择未开含蕊者,以红线系定,至清晨日未出时,连梅蒂摘下,将前药同拌阴干,以纸裹贮纱囊佩之,旖旎可爱。
梅萼衣香,属于香身之用的佩香。杨万里诗中当香烧的落英,或许与制作“木犀香”的方法类似:
采木犀未开者,以生蜜拌匀不可蜜多,实捺入磁器中,地坎埋窨,日久愈佳。取出于乳钵内研,拍作饼子油单纸裹收,逐旋取烧。采花时不得犯手,剪取为妙。
授权转自:中式精致生活
相关阅读
全球排名前十博物馆馆藏宝贝看个够展讯
京城3大博物馆近期展览,暑假一起涨姿势八大秘诀
暑假进宫,独辟蹊径宫里这些消夏小物,太skr了~
预约中秋,有一种陪伴叫牵挂
跟随热剧,重新审视乾隆的谜之审美
修缮中的养心殿发生了什么?
天蓝釉,天空赋予的灵感。
展讯
永寿宫略,新“戏”开机
清代宫斗戏的主儿们都住哪个宫?
初冬
寻找最具紫禁气质的景色
这都是皇帝的菜
有了这些物件,清朝宫里的生活方式很“洋气”
向溥仪学习喝咖啡
打卡世界博物馆网红咖啡馆餐厅
展讯
腊月初一,故宫请您“紫禁城里过大年”
帝王专属,十二章纹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
观鱼知乐,活起来的展览
盼了一年,《故宫新事3》终于更新啦~故宫新展
来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宫廷典礼展,神武门展厅开幕
进宫撩“柿”,事事如意
围炉聚炊盼小雪,一锅不够那就再来一锅
细数网罗天下之茗的清代贡茶单,你喝过哪几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