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患者贾某,女,65岁,已婚,退(离)休人员,家住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天明路,有青霉素过敏史,于年08月31日初诊。
主诉:间断心悸、胸闷5年,再发1周。
现病史:5年前因劳累出现心悸、胸闷,呈阵发性,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查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伴二联律,平素服用倍他乐克、合心爽、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立普妥、阿司匹林、施慧达等药物,1周前上述症状再发,心悸、胸闷,自觉烦躁,纳可,眠欠佳,大便稍干,小便正常。既往高血压病10年。BP:/70mmHg,舌质红,苔*腻,脉沉弦结。西医诊断:心律失常中医诊断:心悸证型:痰热内扰、心神不宁证治法:清热化痰、安神定志初诊方药:.09.07二诊:服药后心悸较前减轻,发作频率及程度均较前改善,胸闷、乏力,纳可,眠欠佳,二便调。舌质红,苔*厚腻,脉濡。处理:改茶树根60g,回心草24g,甘松30g。10剂,水煎服,日一剂。.09.18三诊:服药后心悸较前好转,偶有胸闷,纳可,眠欠佳。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细。处理:改回心草30g,加合欢皮20g。7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依据患者症状,结合舌质脉象,四诊合参,本病属于“心悸病”范畴。辨证为痰热内扰、心神不宁,方选*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本方具有清心降火、化痰安中之效。清代陆廷珍所著《六因条辩》中记载*连温胆汤是在温胆汤基础上加*连而成,*连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故*连温胆汤功用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善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后传至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时,方有所变,在《集验方》温胆汤原方基础上减生姜为5片、加茯苓1两半、大枣1枚,全方药性由温和转为平和,其主治仍沿袭《外台秘要》中“虚烦证治”,在“惊悸证治”项下则变生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气郁生涎”诸证,此方中*连、郁金清心除烦;陈皮、半夏、竹茹清化痰热;茯苓、茯神养心安神;生龙骨、生牡蛎镇心安神;老茶树根、苦参清热定悸;丹参活血化瘀;桔梗、枳壳理气宽中;回心草、甘松、鹿衔草抗心律失常;甘草调和诸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