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资料,文末领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第53卷,第2期
栏目:物理学与光学工程01
基于RAU-net的视网膜OCT图像快速自动分层研究doi:10./j.jscnun.019
曾兴晖1,许祥丛1,李晓2,王茗祎2,钟俊平2,熊红莲2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构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佛山摘要: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自动分割视网膜图像,获得各层的厚度,可对多种视网膜疾病进行直观评估.为了快速准确地对OCT视网膜图像进行自动分层,提出一种结合RAU-net和图像搜索的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层方法.该方法在U-net的基础上加入了残差块结构和注意力门结构,残差块结构在构建更深的网络、获取高级特征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注意力门结构突出了模型对视网膜图像重要特征的学习.由模型预测后得到的分割结果获取9条边界的感兴趣区域,然后运用图像搜索对分层图像进行边界优化,得到精确的视网膜分层图像.结果表明:该RAU-net算法与手动分层的误差约为1像素,且完成1帧OCT视网膜图像的分层只需要4s.通过RAU-net与图像搜索相结合的方法为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关键词:视网膜层分割/残差块/注意力门/U-net/图像搜索02
新型明胶-无定形磷酸钙3D打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doi:10./j.jscnun.020聂建华1,王俊1,侯勇1,程江2,莫嘉琪11.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构信息工程学院,中山.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摘要: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明胶改性的无定形磷酸钙(ACP)粉末材料,再以纯水作为粘接溶液,通过3D打印机制造骨移植修复材料,并应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扫描电子电镜进行表征.对于明胶稳定无定形磷酸钙化学结构的相关作用机制给出了初步的解释,重点考察了明胶添加量对打印骨成品的微观形貌、抗压强度以及孔隙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明胶最佳用量为0.15%(质量分数),此时打印骨成品的抗压强度高达31.7MPa,孔隙率为30.2%,表明打印骨成品在力学性能和骨传导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可被广泛应用于骨修复临床应用.关键词:三维打印/粉末材料/粘接溶液/无定形磷酸钙栏目:化学与环境03
硫化螯合秸秆纤维吸附水体中Cd(Ⅱ)行为的DFT计算doi:10./j.jscnun.021郑刘春1,张涛1,孟佩佩2,章莉娟31.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摘要:针对硫化秸秆纤维材料(TMCS)的定量吸附机理进行扩展性研究.结果表明:前线轨道与量子化学反应活性指数显示TMCS的分子结构与其他可能的分子结构相比,具有最强的亲核能力,被判定是最主要的吸附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对Fukui函数、静电势、Mulliken电荷和吸附能的计算,表明-C(NH2)=S中的S原子和-N-/=N—H中的N原子在吸附Cd(Ⅱ)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文章从多角度定量阐述了螯合纤维吸附理论的研究,对纤维的修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纤维素/吸附行为/镉/定量机理/密度泛函理论04
纳米SnOx的水热合成及其储锂电化学性能doi:10./j.jscnun.022赖海,林颖,陈希,方小敏,孙艳辉,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广州摘要: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碱性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SnO2和SnO纳米材料,研究了两类锡基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结果表明:SnCl2·2H2O直接水热水解或在碱性较弱时生成SnO2,当碱性较强(pH13)时则生成纳米SnO;与SnO2相比,SnO因其特殊的交叉网状花簇结构,表现出较高的首次充电、放电容量(、mAh/g,库伦效率66.6%)、循环稳定性(循环次,可逆容量达mAh/g)和倍率稳定性(在2.0A/g下的可逆容量达到mAh/g).碱性越强,SnO2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稳定性越好,这归因于碱性越强生成的SnO2颗粒越小,增大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缩短了Li+的传输距离,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寻找长寿命、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关键词:锡基氧化物/碱度/水热法/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05
天然石墨表面自组装SnO2-FeO(OH)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doi:10./j.jscnun.023杨稳稳,周玉林,王梦月,张利亚,雷建飞,河南科技大学机构物理工程学院,洛阳摘要:利用双水解反应制备含稳定胶束H2SnO3Fe(OH)3的胶体溶液,并在静电吸附作用下将其自组装到天然石墨表面,经水热反应构建了表面具有SnO2-FeO(OH)精细结构的石墨负极体系.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水热反应后天然石墨表面存在致密的纳米结构包覆层,该包覆层是由超细SnO2纳米晶颗粒(粒径6nm)弥散的非晶态FeO(OH)组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构建SnO2-FeO(OH)精细纳米结构不仅能提升其充电/放电容量,而且还可改善其循环稳定性.在0.1C充放电流密度下,经表面修饰的天然石墨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77.5%,循环次后放电容量仍能维持在.4mAh/g,放电容量较商用天然石墨提高了23%.关键词:石墨/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储能/负极/二氧化锡06
硼酸盐对阻燃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doi:10./j.jscnun.024李臻1,杨丽庭1,李彦涛2,*文杰1,叶晋纶1,曾聪2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广州.广州石头造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掺杂少量硬硼钙石(CB)或硼酸锌(ZB)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CB和ZB对填充蜜胺包覆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PP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熔融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CB或ZB(质量分数为2.0%)能有效提高阻燃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LOI)从25.7%分别提高到27.6%和27.7%,UL-49等级从V-2提升到V-0,热释放峰值(pHRR)和总放热量(HRR)有一定程度的降低;CB和ZB有效改善了阻燃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燃烧时硼元素在表面促进形成连续紧密的炭层;少量CB或ZB的添加不仅没有劣化阻燃P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而且使拉伸模量、弯曲模量略有升高,同时提高了阻燃PP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因此,CB与ZB类似,可被应用于PP的协同阻燃工艺.关键词:硼酸锌/硬硼钙石/聚磷酸铵/三聚氰胺氰尿酸盐/聚丙烯07
水样中5种氟喹诺酮的UPLC-QTOF法测定doi:10./j.jscnun.025李金玲,杨愿愿,刘思思,赵建亮,应光国,陈长二,教育部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研究院,广州摘要:建立了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等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WatersACUITYUPLCBEHC18色谱柱分离,含0.1%甲酸(体积分数)的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扫描,分别在UPLC-QTOF的MS、MSE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并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TQMS)的MRM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UPLC-QTOF测定的检出限为0.04~0.22μg/L,定量限为0.17~0.90μg/L,且在1~μg/L范围内,表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该方法各项指标及环境样品应用与UPLC-TQMS法相当.因此,UPLC-QTOF可对水环境样品中这5种FQs进行筛查和定量分析.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TOF)/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三重四极杆质谱(TQMS)以上是谭编责编的论文,感谢多多引用。欢迎投稿。限于篇幅,以下是本期其余栏目论文,欢迎引用。栏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08
甘松新酮对H9C2心肌细胞低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艳,赵思涵,梅显运,陈*,李旭光,孙芳云,53(2):51-58.doi:10./j.jscnun.02609
基于分子对接探究熊果酸衍生物H21对引起炎症的关键蛋白的作用宋瑗瑗,曹洪玉,未志俞,王倩,蒋革,53(2):59-64.doi:10./j.jscnun.02710
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制备洗涤用酶制剂的研究陈梦涛,王俊华,张子明,范晓敏,倪贺,李海航,53(2):65-72.doi:10./j.jscnun.028栏目:地理科学与技术11
广州市主城区建筑立体形态的圈层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孙武,沈子桐,欧阳睿康,孙靓,乔志强,朱琳琳,陈翔,53(2):73-83.doi:10./j.jscnun.02912
????????????????????
基于NDVI的贵州省植被覆盖时空特征分析邢愿,贺中华,53(2):84-95.doi:10./j.jscnun.030栏目:数学与应用数学13
随机环辛烷链的三类Kirchhoff指数刘合超,吴让威,尤利华,53(2):96-.doi:10./j.jscnun.0314
带变号格林函数的三阶三点边值问题的正解的存在性雷策宇,韩晓玲,53(2):-.doi:10./j.jscnun.03215
强一致收敛下弱几乎周期点和周期序列跟踪性的研究冀占江,张更容,53(2):-.doi:10./j.jscnun.033栏目: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16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废水处理软测量模型何丹,林来鹏,李小勇,牛国强,易晓辉,*明智,53(2):-.doi:10./j.jscnun.0341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优化聚类算法的行驶工况研究张林平,李风*,53(2):-.doi:10./j.jscnun.035本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征稿: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等编辑: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