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在我国,端午节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又称九毒日,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候。抓住机会排毒驱邪、排寒湿,养阳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间自古就有农历五月百病泛滥,故有“毒五月”之说。中医认为,此说有一定道理,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再加上端午的时候,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而这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所以,除了享受难得的热闹与欢聚外,最要紧的事情还有驱邪避讳,保持身体内外的“洁净”,以应对五毒月带来的“毒”。「端午的毒,到底“毒”在哪里?」所谓的“毒”,有的来自大自然。农历五月是午月,在五行中属火,此时光照充足,雨水越发丰沛,病菌、蚊虫滋生,很容易把端午变成一个气机流通不畅+暑湿堆积的时节。人处在这样黏糊糊、闷热环境下,代谢、气血流通被阻滞,不管是什么体质,或多或少都会在此时感受到一些“堵”出来的“毒”:湿气重、没精神、便秘、心火旺、口干舌燥······也有来自身体内部夏天,阳气从内往外走。不少长期脾虚、体质虚、湿气重的朋友,体内的湿毒很容易受到时气的牵引。选择在端午这个阳气最旺的时候,顺势“发”出来,变成背上的痘痘、湿疹等等,成为身体上的“毒”。因此,一到端午人们会吃粽子,艾叶帮助人体祛湿,而糯米则有健脾胃、补益中气、和胃除烦的作用。也会采集各种香草悬挂在门上,饮用一些祛暑湿的茶水。
除了是净化空气驱散蚊虫外,也希望趁着湿毒发出来的好时候,一口气拔除它,让身体内外都保持“洁净”的状态。
「端午限定花束」端午这天,最重要的还有——寻香草。所谓的香草,指的是带有特殊香气的植物,比较常见的就是艾草、菖蒲、佩兰这三种。古人认为“香者气之正”,这些野香草天生自带“正气”,把它们扎在一起悬挂在门上,可以驱散毒虫、病疫,起到防未病的作用。清代名医叶天士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