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最终的结局是三家归晋,而原来的三国都没有笑到最后。但是,要问一句,三家归晋是真的“三家”吗?有些人就不禁疑问起来。
对,三家归晋只是一种说法,其实三家中的“蜀”,其实应该是“汉”,在晋朝成立之前就被灭掉了。灭蜀汉的是魏国,而魏国此时的实际领袖是司马昭,未来晋朝的皇帝司马炎追封为晋文帝,可以说司马昭灭掉了蜀汉,但那时还是魏国。
魏灭蜀汉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年,魏国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据剑阁天险与魏*相持,魏*不能前进。邓艾遂率精兵偷度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蜀汉灭亡。
而司马昭受封晋公,年进爵晋王。到年,司马昭病逝,年55岁。数月后,司马炎称帝,晋朝成立。
大略算的话,蜀汉年灭亡,而晋朝年成立,魏国被更替了。
说起来很简单,其实还是很曲折的。
首先,司马昭伐蜀汉,是建立在魏国已经六年没有战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修养生息的足够了,魏国是有准备的。
其次,司马昭分析认为蜀汉战士不过九万,驻守成都及守备后方诸郡的不下四万,余下的不过五万,怎么会这么少?诸葛亮穷兵黩武的结果?总之蜀汉非常空虚是真的。
再次,征西将*邓艾以为蜀尚无祸乱之机可乘,屡次提出不同意见。司马昭派主簿师纂到邓艾*作司马,寻找机会劝说,邓艾这才奉命。
而且魏国派遣了三路*队(事实上不止三路,看图上至少六路),使邓艾从狄道到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从祁山出发驻*武街,断绝姜维的退路;镇西将*钟会率领前将*李辅、征蜀护*胡烈等从骆谷进攻汉中。
8月,大*从洛阳出发,大赏将士,列阵誓师。将*邓敦提出蜀不可伐,司马昭将他斩首示众。
9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进*甘松。钟会所率*队分为二队,一路顺利,进攻剑阁。
10月,因各路*频繁报捷,曹奂以春秋时晋国的故地,共十郡,方圆七百里,封司马昭为晋公,晋位为相国,加九锡。
11月,邓艾率万余人进至江油,在绵竹大破蜀*,杀了诸葛瞻,首级传往京师。又进*雒县(今四川广汉北),蜀主刘禅投降。
曹奂命司马昭以相国身份统摄朝*,于是送上新职符节,去掉侍中、大都督、录尚书的称号。司马昭上表让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钟会暗地谋划叛逆,因而秘密派使者诬陷邓艾。
年正月初四,司马昭挟魏帝曹奂西征,驻*长安。当时,曹魏的宗室都在邺城。
不久钟会在蜀中谋反,监*卫瓘、右将*胡烈攻钟会,并杀了他。邓艾及其子邓忠等尚未见到司马昭,也在路途中被杀,仍在洛阳的儿子都被诛杀。
进攻蜀汉的两大功臣?(至少对魏国来说是功臣)邓艾、钟会都被杀了,使人不禁唏嘘。
当初,钟会将要伐蜀,西曹属邵悌对司马昭说:“钟会很难让人放心,不能使他伐蜀。”司马昭笑道:“取蜀易如反掌,而众人都说不可,只有钟会与我意见一致。灭蜀之后,中原将士人人思归,蜀之遗民尚有恐惧之心,钟会即使有叛逆之心,也不会实现的。”事情最后果如司马昭所料。
魏灭蜀汉之战说复杂,是司马昭派出了多路部队,围攻蜀汉,过程还是很复杂的。说简单,年8月魏国誓师,到12月,已经基本平定蜀地。
可以说,魏灭蜀汉之战是战略上形成了攻势,多路大*进攻。而战术上,围追堵截各种计谋都用到了,可以说蜀汉输的不冤。
更多精彩内容
三国演义造成的冤案之一,和今天有点关系
司马懿的个人简历,藏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三国鼎立,为什么能延续40余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