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人很潮ldquo灶rdquo
TUhjnbcbe - 2022/2/22 14:34:00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小年到,年味就愈发浓烈了。按照以前的传统,小年的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大约宋朝时就有记载。不过对宋朝人来说,过小年就是他们的“年终考核”。

只不过,负责制作考评的人你可是想不到呢~没错,就是——灶王爷。嗯哼?你说什么?你不相信?哎,这你可得听我说道说道了~

别把灶王不当干部

灶王爷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由玉皇大帝派往家家户户,“监察”大家生活言行举止的神仙。在宋朝,灶王爷不仅要“监察”大家,还得帮家里“算账”——记录这家人的财*状况,保护家里的财务。所以,灶王爷在宋朝人眼里,既是财务的“保护神”,又是对自己一言一行的“监督人”。

换句话来说,灶王爷就是宋朝人家里的“直属领导”,每到小年的时候,就会将你家今年的“财*状况”、“言行举止”上报至玉皇大帝。然后再由玉帝来总结一年的功与过,并且决定这家人新一年的福祸运势。

大老板:玉皇大帝

直属领导:灶王爷

考评对象:某某全家

考评结果:未来一年福祸

这在宋朝人眼里就是一年里的头等大事。毕竟你想想,谁家还没有个吵架闹脾气的时候,所以如果灶王爷在他的小本本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下大家吵架啊,打牌啊这类事情,然后再给玉皇大帝一看,这不就完蛋了!所以到了小年这一天,也就是灶王爷准备去“上报工作”的时候,宋朝人就使出浑身解数,让灶王爷多美言,少告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宋人怎么祭灶王?

二十三,祭灶官,糖瓜糖稀供地仙。糖瓜黏,糖稀甜,吃根糖棍好过年。

这首关于祭灶神的童谣,你肯定听过不少版本,但是大家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用甜甜的糖,黏住你的嘴。古人真的很聪明,让灶王爷吃黏黏的糖瓜,甜甜的糖稀,这样嘴巴就会被黏住,就算说话,也是说的“甜甜的好话”。

糖瓜,现在不常见到

糖棍儿,今天的芝麻糖或者叫关东糖

南宋《武林旧事》有载: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作糖豆粥。其中提到的花饧(读糖),就是麦芽糖做的花式糖果;米饵又叫“欢喜团”,使用蜂蜜和糯米做成的丸子;这都是为了粘住灶王爷他的嘴!苏州祭灶的廿四团,也许是欢喜团的后代吧苏轼在这里写的“二十四日”,就是指的小年,没错,宋朝的小年(在古代称为交年)是腊月二十四。今天很多地区依然保留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比如苏州就有二十四祭灶用一种糯米做的“廿四团”的习俗,正是宋朝的遗风。

我们先来看看南宋名臣和诗人范成大的一首《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我们来看这首诗里描述的祭灶场面。除了“豆沙甘松粉饵团”这些甜食之外,还有“猪头烂热双鱼鲜”,吃的是相当丰盛。有记载说宋朝祭灶时有把酒糟抹在灶口的习俗,是为了把灶君喝醉了,上天不要乱说话。

灶王要上天汇报工作,这么幸苦劳神的工作,怎么能让他老人家操心呢?所以宋人会贴心的为灶王爷准备“甲马”,让他骑着好上天。“甲马”其实就是一张画有战马和祥云,写着神咒的纸。

甲马,此风俗在个别地区还有

这还没完,还要给甲马准备“料豆”,就是草料和豆子。甲马也是马,上天消耗体力是要吃东西的。所以祭灶的最后一步,是把料豆、甲马和灶王爷的画像一起烧掉,这才算是将整个腊八祭祀准备周全了。“监察不在,灶起来哇!”

在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这段时间,宋朝人要赶走一直在家中作祟的“虚耗”,还会抓紧时间修房子、大扫除,为过年做准备。

小年已到,你还知道小年有什么习俗吗?把你知道的习俗留言在文末,告诉小悦悦吧!

部分内容源自:阡陌学社,尊重原作者版权,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很潮ldquo灶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