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
小
年
·
盼
春
来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岁月倏忽而过天寒地坼雪花纷飞朔风裹挟冷意呼啸而来山河大地被裹上银色盛装白雪皑皑中似有梅香扑鼻来青松翠柏劲韧常青为凛冬带来生命的色彩时光交替四季流转小年已至春日可期
把旧年所遇摒挡珍藏,愿新年所许如期而至
当万物回暖复苏我们终将相聚
新春序幕开,小年纳福瑞
盼春归向未来
小年祥和xiao
小
nian
年
小年的简介
迎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因小年的主要活动——祭灶是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小年夜”、“小年晚”。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
xiao
小
nian
年
小年的风俗
祭灶王灶王爷,较为低阶的一位神
但他有个很大的权力
每年都要到天庭汇报这家人的善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为了让他多说好话,让玉皇大帝多给凡人奖赏,少给惩罚
人们用各式各样的物品祭灶王爷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
糖瓜,这是祭灶王爷必不可少的供品
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啥时候去汇报呢?
小年当天走!
灶王爷走,我们要送
民间俗称“送灶”
农村人都清楚
送灶要准备
清水、料豆、秣草,还要纸马,很小的那种
送走了灶王爷
年三十还要迎接
俗称“接灶”或“接神”
扫尘土小年这一天,还是扫尘的日子。
岁末扫尘的习俗在宋代已经形成,
明清时期一般集中在送灶神之后,
民间说灶神上天,家中清扫无所顾忌。
这一习俗也流传到了现代。
人们把从小年开始到除夕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
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吃灶糖如有民谣说“二十三,糖瓜粘”
灶糖起初为祭灶、辞灶时的供品
主要原料是麦芽糖,还有一种是江米磨粉加饴糖所制
因灶糖多做成圆形
似瓜,中空,所以也称“糖瓜”
灶糖的粘性特别大
入口粘牙,故又称“胶牙糖”
人们认为灶糖富有粘性
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
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
又因为其味甜
灶王爷吃糖后嘴甜,就会多说好话
xiao
小
nian
年
小年的争议
比较笼统的说法,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
另外还有一些区域,会在年三十、正月十五等过小年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小年的具体日期也不尽相同
一般认为
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
也有学者通过查阅《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等史料
发现中国北方二十四和二十三日祭灶过小年的比率不相上下
至于中国南方,大多数方志中记载的祭灶时间是“二十三或二十四”字样
不管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都是可以接受的,没必要争,毕竟有差异嘛
祭灶诗
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小年
快乐
最后祝大家小年快乐!!
传统
节日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