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片片粽叶情,悠悠艾草香
TUhjnbcbe - 2022/5/10 14:35:00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还有伍子胥等传说,也有一说,最初端午是中国人祛病防疫的节日。

那么,在这里,校媒君愿大家端午安康!

00

端午由来,说法不一

纪念屈原

传说楚国*治家屈原(约公元前或年~前年)在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后,带着对家国沦陷的绝望,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那些怀念屈原忠诚爱国精神的乡亲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还拿来一坛雄*酒倒入江中,希望能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到了现代,因为崇高的爱国情怀,屈原还被联合国确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因洞悉越国“卧薪尝胆”的威胁,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提防越王勾践,奈何夫差并不听劝。在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进攻齐国之时,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

之后,夫差又听信“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的谗言,派人送一上把宝剑,令伍子胥自杀。

自杀前,伍子胥愤恨的说到:“我死后,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国*队入城灭吴。”

夫差听说后勃然大怒,命令把伍子胥的尸体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当时的群众因为爱戴伍子胥的贤明,争相祭奠,尊其为涛神。

不论端午源于哪种说法,对我们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传统节日以及先人留下的宝贵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流传千年的节日,端午节在不同时期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内涵。

品诗文,赏端午

端午感兴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习俗,特色鲜明

赛龙舟

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大部分会划旱龙舟或者舞龙船。划龙船时,多有助兴的龙船歌。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有“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又被称为“三种武器”,古人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栓五色丝线(长命缕)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

饮蒲酒、雄*酒、朱砂酒

《荆楚岁时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朱砂等。此俗流传较广。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舌尖上的端午节

粽子可以买,也可以自己包,关于粽子馅的种类则有很多,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豆沙馅……

粽子的种类主要分南北两大派系:

北方粽以甜味为主,特别喜好甜而不喜咸;而南方粽咸甜口味都有,但大都以咸的为主。

纯糯米制成无味的白粽子,蒸熟以后沾糖吃。

小米粽,就是沾糖吃的红豆粽、红枣粽。

豆沙粽,馅心用豆沙,比较少见。

浙江湖州粽

四川椒盐豆粽

芦兜粽

肇庆裹蒸粽

闽南碱粽

闽南豆粽

图文:李孟霞

编辑:刘娅倩

审核:张 颖 孙华兰 刘 勇 李孟霞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片片粽叶情,悠悠艾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