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临,湿热交蒸,我们时常会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再加上出汗过多,伤津耗气,轻则头昏、目眩、面赤,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归根结底,这都是暑邪作祟。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通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容易烦躁不安、口渴心烦、胸闷气短,所以,夏天养心很重要。
而佩香所带来的挥发性药气,不仅能够驱散汗味、祛暑醒神,更能辟秽防病,让人心神皆安,免受暑烦所扰。
我国佩香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xiù)”。
容臭即香囊,从战国时期以至秦汉,香囊一直是男人们必不可少的身体配饰。汉武帝后,由于国家统一及疆域扩展,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等异国香料传入中国。由于价格不菲,异国名香是一般百姓买不起的舶来品,唯有上层皇室与高官权贵才能享有的精致生活。
晋以后,香囊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朝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囊,礼仪作用愈加凸显。南宋宫廷则将佩戴的香珠、香牌作为夏令时节消夏避暑之物。到了清朝,香囊更成为馈赠佳品,佩戴香囊也成为驱邪防病的安养之道。
古人的消夏生活中,总少不了一缕美好的气味。《颜氏香史序》言:“五脏惟脾喜香,以养鼻观、通神明而去尤疾焉”。暑天湿热困脾的情况下,利用熏香、佩香的方式化浊醒脾,是很有必要的。
在《香谱》熏佩之香中,便记载了适合夏日佩带的莲蕊衣香、芙蕖衣香,这两首香方均为模拟荷花香气之方。
莲蕊一钱干研、零陵香半两、甘松四钱、藿香三钱、檀香三钱、丁香三钱、茴香二分微炒、白梅肉三分、龙脑少许,右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薄纸贴,纱囊贮之。
——莲蕊衣香
佩香之中有一种可涂肌、拂手的“拂手香”,很受女子们喜欢,常在夏天佩戴。
在清代,有专门用于暑天佩戴的“避暑香珠”。香珠以香薷、甘菊、*柏、*连、连翘、白檀香、玫瑰花等香药合制。
香珠散发的怡人气息能够驱散汗味,天然香料具有保健、杀菌之功效,于盛夏佩戴在身上,可以起到醒神、强身、防疫的作用。
深闺消夏无多物,一缕幽香一卷书
步履款款,香气袭袭
一呼一吸间平心静气、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端午香
破毒日辟秽悦神养清心
饮香法
品一杯宋代保健“饮料”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