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卡卡兔middot小年小年纳福瑞
TUhjnbcbe - 2022/6/21 16:06:00

当火红的灯笼挂起来

当璀璨的彩灯亮起来

春节的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巷

浓郁的年味开始在周围弥漫

都说“辞旧迎新小年忙”

这一天,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卫生

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彩排

……

那么,

小年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

关于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其讨论热度不亚于端午节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

小年,通常指扫尘、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

·在清朝中期以前北方地区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小年习俗

作为春节的序幕开端,小年的习俗丰富而有趣。“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祭灶:

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爷上天专门“汇报”人间善恶,大年三十再回去,于是,民间就有了小年祭灶的习惯,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宋代时,祭灶腊月二十四这天。如范成大的诗《祭灶祀》: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在北宋时,在一些地方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腊月二十四日交年,汴梁城里非常热闹。无论穷富,大家都忙着买酒买肉买水果,买金银纸来祭祀。

扫尘土: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吃灶糖:

吃灶糖流行于北方地区,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古诗里的小年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苏轼《纵笔三首》

二三鞭炮入窗来,讶觉新春序幕开。径向镜中辞旧我,一弹衣袖不徘徊。有梦飘摇东海东,年年照见小梅红。忆来相报能何事,君自无心我自穷。自寻白酒佐清茶,却道人生有路斜。——《小年四首》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孙纬《献寿》

小年寄托着中国人

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此时的你,无论身在何处

家的温暖和力量是不变的

今日小年,愿您和家人

诸事顺遂,平安喜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卡卡兔middot小年小年纳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