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香文化明清香史
TUhjnbcbe - 2022/8/9 19:30:00
广东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明代在香料的使用方面与宋代相较,并无新的发展,然而从历史资料来看,明代使用香的人口更多,香料数量也更可观。明代香品制作技术成熟,线香已有广泛使用成为百姓在寺院与家中供香的主体。

(网络图片)

在此同时,香料的各种知识广为人知,与香有关的典籍著作数量众多,内容也更详尽;尤其以周嘉胄撰写的《香乘》内容最为丰富,许多香料的种类、来源、用途及香品制作方法都记载的相当详尽。

另外,在李时针编写的中国药草圣典《本草纲目》里也正式收录了数十种香料种类与药性,“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并且记载了一些香料的使用与制作香品的方法,挤压成条: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而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

(网络图片)德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明,高px,口径px,足距px

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所具有的种种奇美特质,即使以现在的冶炼技术也难以复现。

(网络图片)掐丝珐琅龙凤纹炉,明宣德,高.5px,口径.5px,底径px。清宫旧藏

到了清代,香料深入民众的宗教祭祀活动,以线香、盘香等香品在祖先排位或佛龛前焚烧祷告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详细描述了清代书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香料的使用,如在沐浴、起居、祭祀等活动的情景。如第十八回描述元春省亲时的豪华场景“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一对对凤翼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当贾妃“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馥馨的名香奇芳,把整个场面渲染到繁华奢丽之极致。书中提及的许多香品,是从古延用至今的,例如:檀香、沉香、苏合香等。书中提到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便是一个名贵的香疗方,还有食用的玫瑰清露、木犀清露;日用的香囊、香串、香瓶、香珠、香枕、香鼎、熏炉等香疗制品和用具,可以说是古代应用香文化的生动写照。

(网络图片)白地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通高px,口径px。清宫旧藏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种、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其中子部完整的收录了香卷三部:香谱(宋洪芻字驹父著),陈氏香谱(宋陈敬字子中著),香乘(明周嘉胄字江左著),为后世香学的研究和发展保留了丰富的文字史料。

(网络图片)白玉炉、瓶、盒三式,清,炉通高px,通宽.5px,口径.03px;瓶高px,通宽.5px;盒高75px,直径.5px

在清代,香炉已经是许多文人在生活中固定的书斋陈设,读书时伴随着香烟袅袅,也是许多清代著作中文人的风雅形象。同时,出现了固定形式和件数的品香用具组合。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文化明清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