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参与过灭陈朝,并且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在位期间,修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并且改革官制、律法和科举。从某些方面看,他并不像是人们口口声声说的坏皇帝,因为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复杂的,不能从单方面来看一个人物。
隋炀帝杨广但是在他执*中又穷奢极欲、任性胡为又滥用民力,大隋帝国经他之手在10年间天下大乱,而他也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所弑。自此大隋灭亡。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诸将之东下也,帝亲戒之曰:‘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行法。公等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独进,以致失亡。又,凡*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辽东数出战不利,乃婴城固守,帝命诸*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辽东城将陷,城中人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城中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再三,帝终不悟。”又可见其对战争的狂热。
隋朝与周围势力在隋时,契丹人生活在今天的东北地区,盛产名马与文皮。因为物资较好,而且此时的契丹人还只是初期,并没有很强大。在当时也被各方欺侮。还以此找到隋文帝杨坚要求内附。杨坚却没有理会。一直到杨坚驾崩,国家内乱时。契丹人乘机入寇营州。杨广随即令通事谒者韦云进攻契丹。
韦云收到命令以后,但是杨坚却没有给韦云士兵,而后其向突厥人的启民可汗要兵,而突厥也献上2万骑兵以供驱驰。起先韦云只是在契丹人身边转来转去。结果在一日清晨,韦云起突然下令突厥兵向契丹人的营地发起攻击,而后大获全胜。《旧唐书》记载“尽获其男女四万口,女子及畜产以半赐突厥,余将入朝,男子皆杀之。”
到吐谷浑这,《隋书》记载“吐谷浑,本辽西鲜卑徒河涉归子也。初,涉归有二子,庶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涉归死,若洛廆代统部落,是为慕容氏。吐谷浑与若洛廆不协,遂西度陇,止于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极白兰山,数千里之地,其后遂以吐谷浑为国氏焉。当魏、周之际,始称可汗。都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
在南北朝时期,吐谷浑曾臣服于强大的北魏,等到拓跋氏式微之后,开始自称可汗。成为了仅次于突厥的势力。隋开皇初年,吐谷浑入寇弘州,杨坚遣上柱国将*元谐一战而定,降其名王13人,吐谷浑可汗慕容夸吕被迫远遁。开皇十一年夸吕死后,其子伏立向隋上表称藩,并请尚隋朝公主。但在吐谷浑内乱、伏立被杀之后,新任可汗慕容伏允开始窥探隋朝边境。
吐谷浑在杨广即位之后,讨伐位于敦煌西方的高车,高车人立刻派人请降。而裴矩就命高车人讨伐吐谷浑表忠心。于是高车出兵大败吐谷浑。高车和隋联合将伏允赶到大雪山。此战隋*斩首3千余、俘其王公以下2百余,部落向东来降者是10余万人。在之后的战争中,吐谷浑更是一蹶不振。
高车东汉永和四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日南郡象林县令,从此象林县从汉朝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并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和越南南部,建立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当时中原一旦战乱,林邑的地盘就会向北扩张。在隋灭陈后,林邑遣使朝贡。杨坚的大臣认为林邑物质丰富,必须纳入大隋的统治。,此时交州俚帅李佛子也恰好作乱,被交州道行*总管刘方所平,在刘方准备离开时收到命令进攻林邑。但后因杨坚驾崩而停止。杨广继位后诏令刘方继续攻打林邑。
林邑林邑王焚志随后应战。刘方随即准备应对之策。他命人在*阵之后挖掘坑穴,然后在上边覆草以作伪装,等到林邑出动后,佯装向逃窜。焚志随后下令象*追击,结果大象栽进坑中,被刘方以强弩大部射杀。最后林邑被刘方击败。焚志跳海逃生。战后,杨广在林邑北部增设比景、林邑与海阴三郡。
在隋朝后,周边四夷和其他效果就算在乱世也不敢在中原作乱。更加不敢像魏晋五胡一般趁机在中原作乱,为祸四方。若是杨氏父子没有进行这些行动,在当时中原可能又是一番姿态。
五胡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