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秋,魏国举重兵压境,攻打蜀汉。当时曹魏命邓艾率三万多人向甘松、沓中等地进*,以牵制姜维,另一路让诸葛绪率三万多人向武街、桥头等地进*,以截断姜维的退路。而钟会为三*统帅,亲领大*十余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一时间,蜀汉压力极大。
然而蜀汉命令各个防守据点都不要交战,退回汉、乐二城固守,而姜维则与张翼、廖化一起防守剑阁抵御钟会。就这样,姜维占据天险地势死守剑阁,导致钟会大*无法攻克,钟会进退两难,几乎有了退兵的打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邓艾偷渡阴平,奇袭得手,他率*一路奔杀到绵竹,和诸葛瞻在新野交战,最终成功击败了诸葛瞻父子,逼得刘禅出城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可以说,蜀汉灭亡,邓艾居功至伟。当时三路大*,邓艾打算与诸葛绪一同绕过剑阁,偷渡阴平,攻打蜀汉腹地,却遭到了诸葛绪的拒绝。而与姜维在剑阁对峙的钟会也没能攻克剑阁,而且还到了几乎要退兵的地步,可以说,邓艾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然而在此次伐蜀之战中功劳很高的邓艾,后来竟然以谋反论罪,最终被杀,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那杀死邓艾的真的是钟会么?
其实杀死邓艾的幕后黑手并不是钟会,钟会只是这件事的执行者,真正要邓艾死的人,是司马昭。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从曹家手中夺下兵权,是曹魏*权的实际掌控者。然而在司马懿去世,司马师继位后,魏国中忠于曹家的大臣开始浮出水面,公然造反。在这样的情况下,淮南地区发生了毋丘俭、文钦的叛乱,使得魏国内部产生了极大的混乱,而这些对于后面希望登基为帝的司马昭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如此,司马昭要处死那些站队不明确,还持犹豫态度的将领,特别是领兵在外,位高权重的将领,可悲的是,邓艾就是其中一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昭才会派自己的心腹师纂进入邓艾的*中,显然是在监视邓艾。后来钟会告发邓艾谋反,司马昭根本没有任何怀疑,就直接降了邓艾的罪,可见司马昭在一开始就想置邓艾于死地。
笔者认为,无论邓艾立下多大的战功,司马昭都会将其除掉,以绝后患。只不过钟会为他找好了一个理由,司马昭才会顺理成章的以谋反罪处置邓艾,可怜邓艾不过是站队不明确,就要被迫害致死,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