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卤菜英雄大话香料历史,从古说到今,第二篇
TUhjnbcbe - 2023/3/15 19:32:00

今天英雄哥继续来说历史,说的是香料历史,上篇从夏商说到了秦汉的香料的发掘和演义,今天来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五代时期香料的演变历史: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香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段时期士大夫阶层普遍喜欢用香料服食(比如制成寒食散、五石散),草本香料由高潮走向低潮,又由低潮向高潮的方向发展。

(宋书谢灵运传》载:“摭曾岭之细辛,拔幽涧之溪荪”。《南齐书·东昏侯纪》载“麝香涂壁”。《北史·波斯国传》“出……熏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胡椒、毕拔…香附子”。《梁书·中天竺国》载“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郁金、苏合;苏合是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人采苏合先榨其汁,以为香青,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辗转来达中国,不大香也。郁金独出宾国,华色正*而细,与芙蓉华裹被莲者相似”。《梁书·林色国传》载“沉木者,土人砍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结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次不沉不浮者,栈香也。”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各州郡及异进的常用香料有:郁金、苏合香、沉香、熏陆、青木香、胡椒、毕拔、香附子、白真檀、贝甘香、阿薛那香、龙脑香、麝香等。

这里值得重点说一说的是范晔的《和香方》,范晔是我国南北朝宋国著名的史学家。据《宋书范晔传》记载:“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他不仅编撰了著名的《后汉书》流传于世,而且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香料类方药专著《和香方》,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不过可惜《和香方》一书已经灭亡了,就连英雄哥手上也只有一本残缺不全的几页手抄本,不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从范晔的《和香方自序》中了解到该书的内容大概

他的序里写道:“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零虚燥,詹唐粘湿。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奈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国外,无取于中土。又枣青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这段序文是《宋书》摘录全序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我手中的这本不知真假的残本和这九十余字的小序来看,范晔的医药学和香料学素养是很高的,首先写到部分典型香料类药物的性质及效能,比如列举国产香料就有麝香、猛香、沉香等六种,又讲了外国传入国内的甘松、苏合香、安息香等六种,既可看出范氏对外来香料的重视,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中外香料交流鼎盛之可见一斑,其次是香料的应用问题,范晔明确地提出,用量不宜过分,超过限量对人体就有害处。

接着我们还可以再从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来看这两书所载录的海内外香料类草本就有三十多种,由于陶氏离范晔还不到半个世纪,因此不难看出,范氏的《和香方》对陶弘景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这点只要把范晔前后的有关草本论稍加对比就非常清楚了从那时起,香料类草本的流传和应用就越来越广泛了,陶弘景自不必多言,再之后的《千金方》、《外台秘要》及《新修本草》,对香料类方药的记载为数也颇为可观,因此英雄哥个人认为,南北朝之后的香料类方药逐渐盛行,是跟《和香方》的影响是不无关系的。

最早记载范晔编撰《和香方》及该书序文的是沈约的《宋书》,沈约是齐梁时期人,距范晔的朝代很近,其中所摘抄的史料基本应该是可靠的,既然沈约曾看到《和香方》的序言,那么他也能看到此书,这说明《和香方》在当时还有流传,陶弘景是齐梁时的名儒,跟沈约交往甚密。据《梁书·陶弘景传》记载:“时沈约为东阳太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再则当时陶氏还深得梁武帝的器重,多次出入宫廷,在陶决意隐居之后,梁武帝还赠送书籍数车供他研读。从这段史实来看、陶弘景肯定看到《和香方》一书,并还将其主要内容辑入他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之中。

范晔的《和香方》是在仕途上失意情况下写成的,约成书于公元年前后,这可从范晔的传记中分析出来。范氏撰写《和香方》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总结南朝以前的香料类方药,二是以香草诸药讽刺世事和自喻。此外,他还认为,人的精神是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消失。总的来说,范晔是个学识渊博、多方面均有造就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撰写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在史学上颇有建树而且编著了《和香方》一书,集当时香类本草之大成,其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再来说唐五代时期,这个时期是香料本草应用史上的鼎盛时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隋书经籍志录了香方1卷宋明帝撰)《杂香方》(5卷)、《龙树菩萨和香法》(2卷)三部香药医方这些都是汉晋朝以来,宫廷、民间和寺院的用香料经验的总结。

特别是唐代,香料本草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的应用在我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仅在《旧唐书》与《新唐书》中,记载香料贡品就有多种,主要品种有:沉香、檀香、麝香、白胶香、甲香詹糖香、郁金香、龙脑等。

盛唐时期,士族阶层对仪表化妆极为讲究,芳香美容药物成为当时最时髦的珍品,皇帝以此赐臣,亲友用它馈赠。每年,全国各路都要向宫廷进献近十万盒以芳香药制作的口脂面药以供君臣和嫔妃使用。在当时,男女化妆美容同等重要口脂面药已成为反映一个人身份贵贱的重要标志,为了官场交际的需要,不少妻子都把自己的化妆品留给丈夫使用。职务越高的官员,越离不开面脂红雪之类的芳香化妆品。

英雄哥有个团队专门研究古方,通过对《全唐文》的研究考证,唐代所用的芳香类化妆品就有:兰膏、绛雪、口脂、面脂、面药红雪紫雪腊日、历日、腊脂、香饵脂膏、五药脂等十几种,在今天看来,男子涂脂抹粉必为众人所不齿,但这在我国唐代的确有过一段鼎盛时期据考唐代芳香美容之风起于贞观年间,也就是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年代,直至元朝后期才有所收敛,其间先后延续了多年。这一时期的《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本草与医方著作,也记载了数十味芳香料本草及其组方,现代常用的卤菜类香料本草,在唐代基本上都有记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卤菜英雄大话香料历史,从古说到今,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