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年分南北,到底是哪天
TUhjnbcbe - 2023/4/6 22:28:00

小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着除尘,祭灶,准备年货等习俗。

在南方,小年是指腊月二十四这天;而在北方,小年则是腊月二十三。为什么会相差一天呢?

其实,自古以来,小年的日子就是腊月二十四,这从许多古籍资料中都能查到。宋代诗人的范成大就有一首写小年的诗是这样的:

《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小年历来就是指腊月二十四日。在诗中我们也能了解当时宋朝时祭灶的场景。

传说,腊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王爷要去天庭报告人间万事。于是,人们摆上丰盛的美酒佳肴,为灶王爷送行,希望灶王爷向上天讨来吉祥如意,回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过了小年,就意味着春节的到来,人们开始杀猪宰羊,预备年货,贴满窗花……到处一片喜气洋洋。

从古时一直到清朝的乾隆时期,人们一直都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举行祭祀活动等等。那么,是什么时候,小年开始过成了腊月二十三呢?其实,在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要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们都知道,皇家的一场祭祀活动声势浩大,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清朝的统治者们为了节约开支,在祭天的同时,就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

后来,北方的老百姓们也上行下效,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来过小年。但在南方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习惯。

所以,才形成了南北方小年不在同一天的局面。其实,不管是哪一天,都是开心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小年,母亲总会早早起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意味着“除陈(尘)纳新”,然后做一些祭灶用的吃食,虔诚地供奉在灶王爷的面前,祈祷他能将福气带进家门。

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张灶王爷图案的两旁贴着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据说,灶王爷受到了人家的款待之后,乘着风云去往天庭,就会把祥瑞富足的生活带给人们。

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祭灶的习俗也简洁了不少。但不管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小年,都寄托着人们渴望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

小年已经来临,愿我们扫除一切的阴霾,迎新纳福,共享岁月绵长的美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年分南北,到底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