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时候以大鲜卑山和乌桓山为界,西边是强捍的匈奴,东边是鲜卑。这个界限基本就是现在所说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以东,嫩江流域是鲜卑的地盘,南边饶乐水流域是乌桓的地盘。
公元四世纪,西晋时匈奴大势已去向南迁徏,退到阴山以南,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以南,而原来西汉时匈奴的大片领地都归了鲜卑。鲜卑的势力越过阿尔泰山到达了巴尔喀什湖以及乌鲁木齐,再往西就是乌孙的地盘了。鲜卑也有几个部,和乌孙相邻的是西部鲜卑,势力大的还有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在鲜卑势力的范围的边缘地带,东南角,宇文鲜卑以南,辽河西岸,居住着慕容鲜卑。
西晋时慕容鲜卑的酋长,名字叫慕容涉归。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得到了父亲所分给的七百户,在慕容涉归死后,慕容吐谷浑为了不和成为新酋长的弟弟起冲突而率部西迁。吐谷浑率领部族到达陇地的枹罕,现在甘肃临夏县一带,又到甘松,就是现在甘肃迭部县东南白龙江北岸,向南到达昂城、龙涸,即今天的四川阿坝和松潘。从洮水(发源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倾山东麓,于甘肃省永靖县汇入*河刘家峡水库)西南到白兰。吐谷浑部西行转南数千里,一路逐水草而居,睡庐帐,食肉酪,《北史》上说“西北诸杂种谓之阿柴虏”。
吐谷浑的孙子叶延说自己的先祖弈洛韩曾受中原王朝封赠为昌黎公,那么他就是公孙的儿子,按照中原的礼法,可以用祖父的字作为“氏”,于是“得以王父字为氏”,从此就以吐谷浑为氏。吐谷浑这个曾经在公元四世纪西晋时期建立的*权地处*河上游,祈连山以南,青海湖以西。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南齐南北对峙阶段,西方之国吐谷浑的国土西到且末,也就是塔里木盆地的东南边缘,东到松潘也就是青藏高源的东边边缘,北到祈连山,南到巴颜喀拉山,地域非常辽阔。
唐初时吐谷浑可汗伏允仍然与唐朝保持遣使通好。吐谷浑这时候的内部形势也很不好,首领年老,邪臣惑乱专权。在唐太宗时期扣留大唐使臣,于是唐朝出兵会同突厥以及铁勒合而击之。因为吐谷浑从辽东远徏西北,建国时间长,所以不忍灭了它,于是唐朝又扶持了诺曷钵做吐谷浑可汗,太宗把宗室女封为弘化公主嫁给他。
唐高宗时吐谷浑与吐蕃互相攻伐,都向唐朝申诉求援,高宗对谁的请求都没有答应,看着吐谷浑和吐蕃互斗。吐谷浑和吐蕃都在太宗时与唐联姻,这时吐蕃没有得到唐朝的支持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灭了吐谷浑。作为唐朝驸马都尉的诺曷钵失国之后带着亲信数千投奔唐朝。
诺曷钵被授为安乐州刺史,又传了几代,安乐州被吐蕃攻陷不再属唐朝,原来吐谷浑的旧部便继续东迁,散落于朔方、河东。唐德宗的时候曾经以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卫大将*同正慕容复为袭长乐州都督、青海国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等到慕容复死去以后就没有人再承袭他了。吐谷浑从西渡洮水到建国群羌又灭于吐蕃,一共历国三百五十年。
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
主要作品:《龙风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